語言發(fā)展3階段

本文Tag標簽:語言發(fā)展??

嬰兒從呱呱落地到會爬、會走,都必須經(jīng)過一番內在與外在的努力,語言發(fā)展也一樣。寶寶為了適應外在環(huán)境,慢慢學會了如何回應外來的各種刺激,從對聲音的敏感到了解某個聲音的意義,然后經(jīng)過自己的思考和推理而最終表達出來的邏輯過程,這就是口語的表達過程。
俗話說:“早說話的孩子聰明?!睂殞毢螘r開口說話?什么時候能發(fā)出清晰的音節(jié)?很多父母都非常關心這些問題??吹阶约旱暮⒆幽茑匕l(fā)出“媽媽”、“車車”等音節(jié),家長們往往欣喜不已。
的確,語言的發(fā)展可以促進嬰幼兒智力、記憶力、情感以及與外界交往的能力。著名的教育家——蒙臺梭利博士也非??粗卣Z言發(fā)展對兒童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她把語言的發(fā)展看作人類高級心理活動的先決條件,尤其是處于敏感期的語言教育尤為重要。
那么什么是敏感期?蒙氏教育認為,孩子在某個月齡段里,會對某種特定技能表現(xiàn)出強烈的興趣和學習能力。例如秩序敏感期、音樂敏感期,以及語言敏感期等。蒙臺梭利博士認為,0—6歲是兒童語言發(fā)展的敏感期,其中0—3歲尤為重要。許多突破性的語言發(fā)展都發(fā)生在這一階段。作為父母和早教指導師,應該多了解寶寶語言發(fā)展的規(guī)律,從而引導和幫助寶寶更好的發(fā)展。
 
0—1歲:預備期
0—3個月的寶寶已經(jīng)能夠通過在啼哭等發(fā)聲過程中自己調節(jié)音高音長,嘗試發(fā)聲的喜悅。出生后一個月的嬰兒不只會哭,還會從喉部發(fā)出鴿子般的咕咕聲。
4—8個月,這個時間段的寶寶能夠發(fā)出比較含糊的“en ma”“en ba”等音節(jié),甚至有時候是連續(xù)音節(jié)。當然,這個時候嬰兒的發(fā)音是無意義的發(fā)音。
等寶寶到了9—12個月的時候,他才開始真正理解大人的簡單語言。大人不妨用“話語反應判定法”來仔細觀察,比如,當聽到“寶寶,媽媽在哪里?”,寶寶會有轉動頭部或手指指示等相應的動作,這說明他明白了你話語的含義。當然,寶寶的反應也許不是即時的,過了好幾秒后才作出反應也是很正常的。
專家建議:這一階段是寶寶語言學習的預備期。媽媽爸爸應該多和寶寶交流,無論是喂奶、撫摸,還是安慰的時候,媽媽應溫柔地對寶寶說話。嬰兒很喜歡媽媽的聲音,從這些聲音中,他不但能夠得到情感的慰藉,也能夠在潛意識里儲備大量的語言。
 
1—2歲:關鍵期
1歲半以前的階段為單字句期。這個時期寶寶會很注意觀察成人的語言,學會用一個有意義的字,來表達整個的想法,而這個字常與動作、表情等集體語言結合,如嬰兒說“抱抱”時,手就會跟著伸向媽媽,這說明寶寶已經(jīng)理解了“抱”這個字的含義。當然,這時寶寶還不太明白所用詞字的詞性,名詞動詞混用的情況較多,大人應該給予糾正。
而1歲半到兩歲這個階段是幼兒學習語言的關鍵階段。幼兒習慣的娃娃音逐漸轉變?yōu)槌扇说恼Z言方式。他們的詞匯量在不斷增加,24個月的寶寶詞匯量可以達到300個左右。細心的爸爸媽媽還可以發(fā)現(xiàn),在寶寶的語言中開始出現(xiàn)雙詞句,不需要一一對應也能說出某件物品的名字。而這段時間也是寶寶的反抗期出現(xiàn)階段,在強烈的表達自己意見的支配下,他們開始學會使用否定句和疑問句。
專家建議:這一階段的寶寶非常注意觀察說話者的動作和表情,所以大人在和寶寶交流時可以故意加強某個重點字和關鍵動作,幫助孩子增強語言表達的能力。例如,在指導寶寶說話時,家長應該精練語言,著力表達“捏”、“抓”等關鍵詞語。可以增強寶寶對特定動作的理解。
 
2—3歲:突發(fā)期
蒙氏教育里,2—3歲這個階段被視為是寶寶語言的突發(fā)時期。孩子會突然冒出一句新鮮詞語,很可能你從來沒有教過他這個。
這種爆發(fā)性的現(xiàn)象,不是任何人引導的,它是自發(fā)的,沒有任何明顯的理由。在短短的三個月內,孩子可以從不太會說話,到學會使用各種名詞、動詞以及句子的排列。如果孩子在兩歲多還遲遲不開口說話時,家長應該帶孩子進行相關咨詢和檢查。
而隨后,寶寶就開始進入三詞句階段?!拔乙ス珗@”,“我要吃糖”。孩子開始把表達的單字串聯(lián)在一起。這表示孩子在組織話語前經(jīng)過了思考,能夠逐漸地理解一些形容詞、代詞等。
專家建議:這一階段,孩子已經(jīng)可以理解簡單的代名詞,并會傾聽別人說話并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大人進行交流。這個階段家長和寶寶說話時,語速不要太快,可以適當重復孩子所講的。另外,隨著孩子說話能力進一步提高,他們說話的欲望也在明顯增加,開始追著大人問“這是什么?”“為什么要那樣?”。大人可以利用幼兒好問的特性,給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接觸外界事物,有效的引導孩子擴大詞匯量和知識量。

                                                                 轉自《母嬰世界》

還有疑問嗎?請留下您的問題,15分鐘內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