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教師成為孩子的仇恨對象

本文Tag標簽:師生關系??

  就在郝旭東被學生殺害的同年同月,教師被學生殺害案全國就發(fā)生了三起,另外兩起為:10月21日,浙江麗水市縉云縣盤溪中學31歲女教師潘偉仙被她的學生殺害;10月28日,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教授程春明在課堂上被學生砍死。

  近年來學生殺師案已經(jīng)見諸報端多起,相比之下,那些當堂侮辱老師,而老師本人或者學校都無動于衷的新聞以及給學生下跪求學生好好學習的新聞似乎都缺少了震撼力。

  中國的尊師重教是出名的,而現(xiàn)在的師生關系為什么到了如此地步?教育上出了什么問題呢?作為家長來說,你是否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之所以成為“問題孩子”與老師和學校的培育有很大的關系,老師應該負有重大的責任,殊不知,教師們也有一肚子的苦水,難道上課卻還要為自己的人身安全擔心?!

  現(xiàn)在教師的雙肩承擔的責任和壓力是巨大的,他既是社會道德的示范者,文化知識的傳播者,又要面對家長、社會、學校的各種要求與責難。郝旭東被殺一案,折射出裉多社會教育現(xiàn)象,家長也該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孩子所處的大環(huán)境,以便理解自己的孩子、理解老師和學校,改變可以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現(xiàn)實。

  1.分數(shù)依然是評判學生的重要標準。

  雖然“素質(zhì)教育”已經(jīng)讓很多人的教育意識發(fā)生了改變,但是由于高考的指揮棒沒有變,因此,學生的考試成績依然是衡量學生“優(yōu)”、“良”、“差”的重要標準。而“差生、壞學生,一塊臭肉壞了一鍋湯”的小明,顯然是應試教育的受害者,他無法從分數(shù)上得到成就感,得不到老師、同學和家長的尊重,壓抑的時間長了,心靈已經(jīng)扭曲,因此才做出如此極端的事情。

  2.學生的學習壓力過重。

  郝老師的死期——10月4日,這正是“十一”國慶長假,本應放假的老師和學生卻已經(jīng)早早復課了。難道高中的學生和老師就不需要假期?但是,迫于高考的壓力,哪所高中敢懈?。克麄兾ㄓ性谏龑W考試中,推出了更好的升學率和更高的分數(shù),才能贏得社會和有關教育部門的廣泛關注。對于孩子來說,“高考”如同一次“頂級大挑戰(zhàn)”,他們也同時被“高考”推向了“風口浪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和挑戰(zhàn),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于是,學校領導壓老師,老師、家長壓學生,而重壓之下必有“莽夫”,郝老師最終成為了犧牲品。

  3.教師處于兩難的尷尬位置。

  學校每年都要舉行各種評比,這種評比結(jié)果與教師的晉級、評優(yōu)評先掛鉤。這就迫使教師不得不想盡法子來提升學生成績,必須嚴格管理學生。但是90后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青春期又是彰顯個性的時候,對于一些有責任感的教師來說,想要嚴格管理又談何容易!自古以來就有“玉不鑿不成器,樹不修不成材”之說,而在教師鑿與修的過程中能不對王和樹造成短期的“傷痛”嗎?而這種傷痛,家長是否能理解?學生本人能否會理解?

還有疑問嗎?請留下您的問題,15分鐘內(nèi)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