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責任心在寶寶心中萌芽

  培根曾說:“責任心是世界上最珍貴的種子,它若早早地播種在孩子的心田里,將會收獲一生一世的幸福。”那么,什么是責任心,寶寶責任心的發(fā)展特點是什么樣的,影響因素有哪些,爸爸媽媽應如何培養(yǎng)寶寶的責任心?本文將為您一一解析。
  幼兒責任心的涵義
  責任心是指個體對其所屬群體的共同活動、行為規(guī)范以及他們所承擔任務的自覺態(tài)度與行為,[ 朱智賢. 心理學大辭典[C].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89: 932.]是個體對人或事明確自己的責任并努力盡責的一種心理品質,是社會公民必須具備的核心品德,體現(xiàn)著一個人的心理特征和人格特征。它是衡量一個人對國家、社會和他人態(tài)度的重要標準,也是衡量一個人品德優(yōu)劣的基本尺度,對個人的行為和社會秩序都能產(chǎn)生重大影響。[ 劉國華. 論責任心的教育. 青年研究[J]. 1996, (5): 16.]荷蘭學者David等人指出,社會責任心強的人,會顯示出更強的合作性,更有可能回報同伴以及推進群體的利益。[ Cremer, D. Lange, P.(2001). Why Prosocials Exhibit Greater Cooperation than Proselfs: The Role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Reciprocity.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Vol.15. p. 6.]
  幼兒責任心是指幼兒對自身應承擔的責任、在道德實踐活動中的感受和負責行為等的認識。[ 王健敏. 幼兒社會性三維結構形成實驗研究報告[J].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1996, (2): 12.]責任心作為幼兒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幼兒心理發(fā)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不僅影響著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水平,而且對幼兒的認知發(fā)展及自控能力的提高、獨立性的增強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總之,“培養(yǎng)一種認真的責任心是解決許多問題的手段”,[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根據(jù)自己的教育實踐得出的重要經(jīng)驗之一.]責任心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性品質,對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以及將來的事業(yè)成功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
 
  幼兒責任心的發(fā)展階段:從他律到自律
  幼兒責任心的發(fā)展是一個由他律到自律的過程,從外在的責任要求開始,逐漸內(nèi)化為一種自身的內(nèi)在品質。綜合中外學者的觀點,簡述如下。
 
  表1:不同學者關于幼兒責任心發(fā)展階段的闡述
  代表人物 主要觀點 
  皮亞杰
  幼兒對待一個行為的責任態(tài)度,須經(jīng)歷一個從客觀地決定于該行為后果的責任態(tài)度(7、8歲以前)——即客觀責任感,向主觀地由行動動機決定的責任態(tài)度(7、8歲到11、12歲)——即主管責任感的轉變。[ 中國心理學會發(fā)展心理教育心理專業(yè)委員會. 發(fā)展心理教育心理論文選[C].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85: 256.] 
  華頓和哥納
  (Warton & Goodnow etc. )等人 幼兒責任心的發(fā)展有3個階段:(1)直接后果責任心(direct-cause responsibility),由幼兒自己解決他們的問題;(2)自我規(guī)則責任心(self-regulation responsibility),幼兒不用他人提醒也能對自己的事情、行為負責;(3)持續(xù)責任心(continuing responsibility),表現(xiàn)為即使同伴或他人愿意替幼兒做事,而幼兒仍認為這是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負責。[ Pamela M.Warton & Jacqueline J.Goodnow.The nature of responsibility: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your job”[J].  ChildDevelopment,1991 (62):156-165. 轉引自金芳, 楊麗珠. 幼兒責任心研究述評[J].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 (5): 41.] 
  陳會昌 將幼兒責任心的發(fā)展劃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強制性責任水平。此時幼兒把某一任務的責任看成是毫無疑問、必須去完成的,但并不理解責任的意義。他們重視的是成人的外在要求和標準。如“老師讓我們這樣做的”、“不做老師會批評的”、“老師讓我們做的,就必須得做,不做就是不聽老師的話”等等。強制性責任水平一般在小班幼兒較多見。
  第二階段是半理解責任水平。表現(xiàn)在幼兒逐漸擺脫了成人權威的約束,在一定程度上基于對責任的理解,基于責任對他人、集體、社會的重要性而做出判斷。但這種理解尚不全面、深刻,還沒有成為信念。半理解責任水平是幼兒的責任心從外部標準向內(nèi)部價值標準轉化的一個必經(jīng)階段;
  第三階段是原則的責任水平。這種水平幼兒基本上擺脫了對成人權威的畏懼,不僅估計到不負責任的后果,而且還考慮到它的間接、長遠的影響。這時,個體的責任心已內(nèi)化為自身的價值標準,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部分大班幼兒可具有此種水平,如“這樣做是應該的,不然的話玩具會亂的”,“自己的事應該自己去做”。[ 龐麗娟, 姜勇. 幼兒責任心發(fā)展的研究[J].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1999, (3): 12.] 
  王健敏 幼兒責任心的形成與發(fā)展是一個從依從階段到認同階段,最后達到信奉階段的過程。小班幼兒的責任心表現(xiàn)為服從教師、家長的要求;中班幼兒則逐漸認同教師、家長對他們的責任要求,他們開始理解責任行為的意義和價值;而大班部分幼兒的責任心可達到信奉水平,即他們開始從內(nèi)心中認同責任行為,此時責任心已內(nèi)化為自己的行為標準。[ 龐麗娟, 姜勇. 幼兒責任心發(fā)展的研究[J].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1999, (3): 12.] 
  龐麗娟等人 幼兒責任心由自我責任心、他人責任心、集體責任心、任務責任心、承諾責任心和過失責任心6個維度構成,幼兒責任心的發(fā)展隨年齡的增長而提高。過失責任心方面,大班是發(fā)展的關鍵年齡。在責任心的其他方面,中班是發(fā)展的關鍵期。幼兒責任心發(fā)展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任務責任心、自我責任心、承諾責任心是3~6歲幼兒責任心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他人責任心、集體責任心、過失責任心是其次的表現(xiàn)形式。[ 龐麗娟, 姜勇. 幼兒責任心發(fā)展的研究[J].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1999, (3): 17.] 

  幼兒責任心的影響因素:家庭和幼兒自身共同作用
  幼兒責任心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是一個漸進式過程,它是在主客觀多重因素——包括幼兒自身主動的發(fā)展和教育及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偟膩砜?,影響幼兒責任心的主要是幼兒自身因素和和家庭因素兩個方面。
  自身因素制約著幼兒責任心的發(fā)展水平
  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水平和主觀能動性制約著兒童責任心的發(fā)展水平,由于兒童年齡的不同,他們的身心發(fā)展水平和主觀能動性不同,他們的責任心水平也不同。

  表2:影響幼兒責任心發(fā)展的幼兒自身因素
  影響因素 主要觀點 
  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水平 金芳、楊麗珠:兒童的身心發(fā)展水平(包括他們的知識水平、品德水平,以及他們實踐活動的性質、范圍和水平)制約著兒童責任心的發(fā)展水平。[ 金芳, 楊麗珠. 幼兒責任心研究述評[J].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 (5): 41.] 
   李洪玉:兒童責任心水平與其認知、言語、操作能力等都有高度相關。[  姜勇, 陳琴. 中班幼兒責任心水平影響因素的協(xié)方差結構模型分析[J].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7, (2): 24.] 
   李洪曾:幼兒責任心發(fā)展的水平與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總體水平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一般情況下,責任心愈強,身心發(fā)展水平也愈高;責任心水平愈弱,身心發(fā)展水平也低。幼兒責任心的水平與幼兒“求知欲望”“行為習慣”和“社會性”的發(fā)展水平存在這一關系。幼兒責任心水平與幼兒行為習慣中的“生活習慣”“衛(wèi)生習慣”“學習習慣 ”和 “品德習慣”有關,與幼兒社會性中的“獨立性”“同伴關系”“自控能力”“關心他人”和“親子關系”有關。[ 李洪曾. 幼兒社會責任心的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報告(下)[J]. 山東教育, 2002, (10): 13.] 
   Jon Sutton 等人:兒童的心理理論與責任回避中的缺乏自責因素正相關。這說明兒童責任心發(fā)展水平受其社會認知發(fā)展水平的影響。[ Sutton J.;Reeves M.; & Keogh E.(2000). Disruptive behaviour, avoidance of responsibility and theory of mind. 登錄日期: 2010-1-25.] 
   前蘇聯(lián)學者E.N.庫爾奇茨卡娃(曾經(jīng)研究過兒童的羞愧感——人們的責任感包括因未能盡責而引起的羞愧感):
  3歲的兒童有羞愧感的萌芽,但還未從“懼怕”中擺脫出來,往往與難為情、膽怯交織在一起;幼兒園小班、中班的兒童只在成人面前才感到羞愧,而大班兒童在同伴(尤其本班同伴)面前會感到羞愧,這表明了集體輿論的作用;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羞愧范圍擴大,而且越來越“社會化”,但羞愧感的外部表現(xiàn)范圍在縮小,對羞愧的體驗在加深,他會記住產(chǎn)生這種情緒的條件,以后遇到這種條件時,努力克制使自己做錯事的動機與行為,將成人的要求逐漸變成自己的要求。[ 王炳仁. 簡論培養(yǎng)兒童青少年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心[J]. 教育研究, 1993, (7): 35. 轉引自金芳, 楊麗珠. 幼兒責任心研究述評[J].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 (5): 41.] 
  幼兒的主觀能動性 金芳, 楊麗珠:兒童的主觀能動性指的是他們接受教育和進行自我教育的自覺性、主動性。兒童主觀能動性的狀態(tài)不同,這使同處某一發(fā)展階段的兒童,在責任心的發(fā)展水平方面顯出各種差異。而且一般來說,主觀能動性對兒童責任心形成的作用與影響,會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而加大。[ 金芳, 楊麗珠. 幼兒責任心研究述評[J].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 (5): 41-42.] 

  家庭因素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責任心的形成與發(fā)展
  家庭是兒童社會化的最早執(zhí)行者和基本執(zhí)行者,[ 張麗華.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與兒童社會化發(fā)展研究綜述.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7, (3). 轉引自劉闖, 楊麗珠.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3-6歲幼兒責任心發(fā)展的影響[J]. 學前教育研究, 2007, (1): 56.]家庭因素對幼兒責任心的影響不可小覷。
  表3。影響幼兒責任心的發(fā)展的家庭因素
  影響因素 主要觀點
  家庭結構和家庭氛圍 主干家庭子女的“家庭責任”強于核心家庭子女;主干家庭子女的“集體責任”強于單親家庭子女;隔代家庭子女的“社會責任”強于核心家庭子女。

  鏈接:主干家庭:父母和一對已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模式。
  核心家庭:父母和未婚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模式。 
   家庭氛圍愈融洽,幼兒責任心愈強。 
  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 民主型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幼兒責任心的發(fā)展有積極促進作用;溺愛型、放任型、專制型、不一致型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幼兒責任心發(fā)展有明顯的消極影響;其中,放任型尤為不利于幼兒責任心發(fā)展。[ 劉闖, 楊麗珠.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3-6歲幼兒責任心發(fā)展的影響[J]. 學前教育研究, 2007, (1): 58.] 
  縱容的養(yǎng)育方法因為缺乏父母給予的準則和強化,所以只能形成兒童少量的社會責任心,而專斷的父母所養(yǎng)育的兒童常會比以縱容方式養(yǎng)育的兒童具有較多的社會責任心,而權威型家庭中的兒童是最具有社會責任心的。[ 瑪戈.B.南婷. 兒童心理社會發(fā)展-從出生到青年早期. 丁祖蔭譯.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97-99. 轉引自劉闖, 楊麗珠.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3-6歲幼兒責任心發(fā)展的影響[J]. 學前教育研究, 2007, (1): 56.] 
  Maccoby和Martin:放任型教養(yǎng)方式使得兒童缺乏責任感。[ Maccoby E.E., Martin J.A..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 In P.H.Mussen(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 Volume 4: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w York : John Wiley and Sons,1983: 1-101. 轉引自劉闖, 楊麗珠.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3-6歲幼兒責任心發(fā)展的影響[J]. 學前教育研究, 2007, (1): 56.] 
  母親的態(tài)度為順從過度時,兒童性格中更多地表現(xiàn)出無責任心。[ 堀丿內(nèi)敏. 兒童心理學.謝艾群譯. 長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 125-126. 轉引自劉闖, 楊麗珠.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3-6歲幼兒責任心發(fā)展的影響[J]. 學前教育研究, 2007, (1): 56.]   
  父母的責任心水平和行為 父母的責任心水平和責任行為對幼兒責任心有比較顯著的影響。[ 張升峰. 幼兒責任心水平的家庭影響因素研究[J]. 山東教育, 2008, (15): 13.] 
  家長自身的責任心水平并不直接顯著地影響幼兒的責任心,但它能通過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中對孩子責任心的要求間接地對孩子的責任心發(fā)生作用,也就是說,家長對孩子責任心水平的要求是一個重要的中介變量。[ 姜勇, 陳琴.中班幼兒責任心水平影響因素的協(xié)方差結構模型分析.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1997, (2). 轉引自劉闖, 楊麗珠.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3-6歲幼兒責任心發(fā)展的影響[J]. 學前教育研究, 2007, (1): 56.]   
  父母年齡 父母年齡愈大,幼兒責任心愈強;父母年齡愈小,幼兒責任心愈弱。 
  父母學歷水平 具有高中以上學歷的父母,其子女“責任心總體”水平強于初中及以下學歷父母的子女。 

  在生活中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心
  人的責任心不是與生俱來的,是社會和他人的客觀需求在個體身上引起的主觀認識和內(nèi)心體驗,隨著年齡增長和后天教育及生活經(jīng)驗而逐漸發(fā)展。寶寶責任心的培養(yǎng),離不開后天的養(yǎng)成與教育,“生活即教育”,爸爸媽媽要從生活小事做起,有意識地培養(yǎng)寶寶的責任心。
  讓孩子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情景1:從牛牛2歲開始,媽媽就有意識地教他學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媽媽讓牛牛自己疊被子,牛牛撒嬌說:“我不會,媽媽給牛牛疊!”媽媽耐心地說:“牛牛已經(jīng)是大孩子了,媽媽教牛牛疊被子,我們一起來把被子疊得整整齊齊好嗎?”媽媽的話讓牛牛感到自己儼然是個大人了,同時在媽媽耐心地引導下,牛牛學會了好多生活技能?,F(xiàn)在,牛牛4歲,自理能力越來越強了。
  解析: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寶寶力所能及的事,諸如吃飯、穿鞋、穿衣、疊被,都要鼓勵孩子自己動手。有時,孩子撒嬌,媽媽一心軟就會替孩子做了,這種越俎代庖的行為,剝奪了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看上去是愛孩子,其實不利于孩子責任心的樹立。

  給孩子樹立規(guī)則意識
  情景2:嘟嘟從小養(yǎng)成了挑食的習慣,正餐不好好吃,零食卻不離嘴。為了幫助嘟嘟改掉這個毛病,媽媽和嘟嘟約定,如果嘟嘟能保證按時吃飯、不挑食,媽媽就發(fā)給嘟嘟一張貼畫,累計十張貼畫時,就獎勵嘟嘟一個心儀的禮物。如果嘟嘟破壞了規(guī)則,就要扣掉一個貼畫。漸漸地,嘟嘟終于養(yǎng)成了按時吃飯、不挑食的好習慣。
   解析:皮亞杰將人的道德發(fā)展劃分為兩個時期(他律期和自律期),學齡前的幼兒尚處于他律期,他們一般是服從外部規(guī)則,接受權威指定的規(guī)范。因此,對寶寶來講,有許多行為可以訂成規(guī)則,責任心的培養(yǎng)可以從培養(yǎng)遵守規(guī)則入手。

  給孩子分配適當?shù)娜蝿?br />  情景3:爸爸媽媽和多多圍坐在桌旁開家庭會議,媽媽說:“我們家有三口人,每個人都要做家務。多多,你想一想,爸爸媽媽每天都要干什么呢?”多多每說一種媽媽就用筆記下來,媽媽又說:“我們每天有這么多事情要做,有的爸爸做,有的媽媽做,多多可以做哪些呢?”看著多多自己領任務,爸爸媽媽對視一眼,會心地笑了。原來,這是讓多多主動做家務的小策略。
   解析:在家里,有意識地分配寶寶做些家務活兒,可以讓他意識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是得到父母重視的、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寶寶在做家務活兒的過程中,可以不知不覺地形成對家庭、對自己的責任意識。媽媽們不妨根據(jù)寶寶的年齡給他們派些任務:3歲的寶寶負責飯前擺放勺、筷子等;4-5歲的寶寶負責擦桌椅;6歲的寶寶負責取報紙、倒垃圾。此外,寶寶年紀小,做事堅持性比較差,把職責分配給寶寶后,爸爸媽媽要經(jīng)常提醒,適時鼓勵,使寶寶逐漸養(yǎng)成做事有始有終、負責到底的良好習慣。

  讓孩子承擔自己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情景4:媽媽下班一進門嚇了一跳,彤彤正在地板上賣力地畫著畫,已經(jīng)花花綠綠一大片了。媽媽忍住氣:“彤彤,畫畫應該在哪畫?”“
  “在紙上。”
  “那怎么還在地板上畫呢?”
  “紙?zhí)×?,畫不下大公園。”
  “媽媽下次給你準備一些大畫紙?,F(xiàn)在怎么辦?你能負責把地板擦干凈嗎?”
  彤彤點點頭,媽媽給他一塊濕抹布,彤彤很用力地擦起來。
  解析:由于年齡特點的影響,寶寶對很多事情或出干好奇、或出于調皮的天性、或出于對日常生活缺乏知識和經(jīng)驗而導致一些不負責任的行為錯誤,出現(xiàn)不良后果。對此,父母要有正確認識,不必過于擔心,可以讓孩子自己承擔由于自身不負責任的行為所產(chǎn)生的不良后果,認識并體會到責任的重要性,從而在內(nèi)心樹立起責任意識,以避免類似不良結果的再次發(fā)生。[ 陳興安. 家庭教育中培養(yǎng)幼兒責任心的招數(shù)[J]. 教育導刊. 幼兒教育, 2006, (2): 50.]

  父母要給孩子樹立負責任的榜樣
  情景5:媛媛5歲那年,奶奶患病。爸爸媽媽每天上班很辛苦卻依然細心周到地照顧奶奶,為她送水、喂藥、擦身體,媛媛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爸爸媽媽不在的時候,媛媛會主動給奶奶倒水,陪奶奶玩。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媛媛成為了一個非常有愛心和責任心的孩子。
  解析:爸爸媽媽是寶寶的第一任老師,是寶寶學習的榜樣。正如托爾斯泰說的那樣:“教育孩子的實質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最有力的方法。”要培養(yǎng)寶寶的責任心,爸爸媽媽首先要具備較強的責任心,用父母的責任心去培養(yǎng)子女的責任心。無論是對家庭生活、對工作,還是在與人交往中,爸爸媽媽都要表現(xiàn)出負責的態(tài)度和精神。“其身正,不令而行”,久而久之,爸爸媽媽富于責任的言談舉止會在無意中被寶寶模仿、認同、內(nèi)化,從而對他們責任心的形成和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影響。

育兒網(wǎng)廣播

《心理育兒》雜志介紹

針對0-6歲兒童成長中的各類心理、行為、情感等方面的問題,給出專業(yè)見解與指導;從中醫(yī)學的角度關注寶寶的身體健康,依據(jù)中醫(yī)理論對孩子進行日常養(yǎng)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