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情境:
現(xiàn)在的教育的專家不是一直強調(diào)要多多贊美孩子?!這樣孩子才會不斷、不斷進步,而且我的孩子就是表現(xiàn)那么優(yōu)秀,長得那么可愛,我講的是事實,也是在贊美我的孩子,「別人要眼紅,是他們自己有問題,我也沒辦法?!」
炫耀VS分享,來自不同動機
國立彰化師范大學輔導(dǎo)與咨商學系教授謝麗紅表示,炫耀與分享來自于不同的動機,過度炫耀孩子的爸爸媽媽,有可能是因為自己過去的成長經(jīng)驗、自我成就感不足、補償心理,因而希望從孩子身上獲得自我的榮耀,想要讓別人知道自己有能力把孩子教得很好。
所謂的「分享」則是偏重育兒經(jīng)驗、心情或心得的交換、談話者訊息與情感間的交流,是「雙向互動」的,雙方都有機會聽到彼此說出自己的經(jīng)驗,而不是只有一方不斷在說自己孩子的表現(xiàn)有多么優(yōu)秀,而忽略了另一方的想法與心情感受。陳永儀教授認為,真正的「分享」,是會挑選溝通對象的,不可能逢人就說,也不可能對著毫無關(guān)系的人說。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王意中臨床心理師認為,炫耀本身包含著賣弄,可能真實的能力或情況根本不是如此,但當事者卻刻意放大,此外,炫耀通常在用字遣詞上面也包含著比較、較勁的性質(zhì),可能會出現(xiàn)「上對下」、「我有,但你沒有的!」意味,因此會讓接收的一方產(chǎn)生不舒服的感覺。
至于「分享」則是會讓其他人產(chǎn)生共鳴,甚至感覺跟你交流互動是一種享受,愿意繼續(xù)與你保持良好的關(guān)系,此外,分享本身的功能其實還包括紓解壓力、找尋建議等等,這也就是為什么新手爸媽們有了孩子之后,會開始參加一些社群,因為他們知道可以在社群中找到資源,以及能夠體會自己心情的人,彼此都不會被忽略。
思考溝通目的
因此,爸爸媽媽不妨思考一下今天與朋友聊天的目的是什么?想要當眾開口夸獎自己孩子的目的又是什么?「真的只是單純想要贊美自己的孩子嗎?還是……。對方是否對此話題感興趣……他的反應(yīng)又是如何?」雖然每個人自我覺察能力不盡相同,但是這樣的自我覺察也有助于調(diào)整人際互動的模式。
同理心
「我們會想要一直停留在一段關(guān)系中,都是因為在這段關(guān)系中,我們感覺舒服、自在………」謝麗紅教授說。如果爸爸媽媽本身都無法觀察出在人際關(guān)系的社交場合中,大家是不是真的對你一直談?wù)摵⒆拥脑掝}那么感興趣?是不是有可能覺得:「你是不是在暗示我沒有你那么會教孩子?」真的那么不乎他人感受,可能也很難培養(yǎng)孩子的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