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很常見的話就是“你真讓我生氣!”“你能不能讓我省點心?!”其實,父母所謂“為孩子吵架”,其根源也不是因為孩子,而是因為父母內心的觀點和期待相沖突。你可不可以自己對自己負責,而別讓孩子為“你的”情緒負責,而從小就延續(xù)著“撿情緒垃圾”的習慣?
有時候,我會很不忍。比如下面這種時候。
早上我看到一個未接來電,一條未讀短信,兩者都是來自一個朋友。短信里說:我知道昨天你睡得很晚,打攪你不好意思。如果我有說的不妥的地方比較俗的地方觸動你了,我道歉。我盡量不聒噪,你別煩了,我最近不說話了還不行嗎?
事實上,我挺喜歡和感謝這個朋友的,她所說的和我的事實完全沒有相關。讓我不忍的是她這樣看待問題。
在她并不了解我為什么晚睡的情況下,她認為是她打攪了我;在她不了解我怎么看待她和我的交流之前,她假定“不妥、俗的地方觸動我”并道歉;在她不了解我煩不煩的情況下,假定我煩,并用“不聒噪、最近不說話”的改變來請求我不煩。好像我怎么樣都和她有很大關系,我要是不開心、煩,都是因為她不好。
名詞解釋:撿情緒垃圾
不明究竟就假定對方生氣(煩),然后懷疑是自己的錯,并提前道歉或企圖澄清。心理學上管這叫“撿情緒垃圾”。
這是我遇到的最近距離的撿情緒垃圾,發(fā)生在我的朋友身上,我不忍得有點心疼。我媽媽就是撿情緒垃圾的資深人士,作為她的小孩,我也不乏這方面的影子。撿情緒垃圾對我來講不是陌生的事情。這其實是人群中常見的根源自童年的一個應對模式。
沒有一件事注定讓我們開心或者生氣
人小的時候,作為一個孩子的時候,有一個認知特點就是“自我中心”,看不到全局,并以為外在發(fā)生的事情都與自己有關。比如看到父母吵架會覺得是自己不好,父母要離婚認為是自己不乖,很多小孩都會對父母說:“你們別離婚了,我好好學習,不讓你們生氣還不行嗎?”
本身孩子就是這種認知方式,另一方面,大人很常見的話就是“你真讓我生氣!”“你能不能讓我省點心?!”其實,父母吵架、離婚是和孩子無關的,沒有父母會為孩子離婚,父母所謂“為孩子吵架”,其根源也不是因為孩子,而是因為父母內心的觀點和期待相沖突;父母說“你真讓我生氣”“你讓我不省心”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你真讓我生氣”事實上是“你這么做,我很生氣”,前者是被動的,后者是主動的,實際上所謂父母因為孩子生氣的過程是這樣的:
1、孩子做了某事2、父母如何看待,3、父母有某種情緒,4、孩子對父母情緒做出回應
沒有任何一個孩子的行為是直接決定父母高興還是生氣的,都是要經過父母內心的評價、解釋才導致父母的情緒。比如,一個孩子淘氣,如果父母覺得這打擾了他或者讓他不好管,父母就會討厭孩子的淘氣,父母就會因此生氣;如果父母從中看到的是孩子的活力和創(chuàng)意,父母就會欣賞孩子的淘氣,父母會因此而高興。林肯的兒子在白宮的橢圓形辦公室里往父親的帽子里拉大便,這可能在很多人那里是簡直不能容忍的,可是林肯哈哈大笑說兒子有創(chuàng)意,林肯童年恨透了父親的粗暴和苛責,所以他形成了一個父親應該很寬容很溫和的觀念,在這樣的觀念下對孩子的這個淘氣就會感覺很搞笑很好玩。
沒有一件事注定讓我們開心或者生氣,即便是死亡也不是所有人都因此而恐懼和悲傷。我們遇到某件事,在意識不到的情況下,近乎光速的一瞬間就高興或生氣,那是因為我們對于什么應該生氣什么應該高興內化得到了自動化的程度,這就是人的頭腦的屬性,多次重復導致自動化,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本質上就是多次重復導致的自動化,第一次時大腦通過思考作出反應,第二次就不那么需要思考或者思考的時間變短,第三次就更短,到第一千次短的讓我們感覺不到,這和我們看電影感覺不到是在看圖片一樣,實際上那就是一楨一楨的圖片連起來放的,只不過間隔的時間太短了超出了我們眼球的反應,我們就感到是連在一起。
所以,不要說孩子的某個行為讓我們生氣,那不是事實,讓我們生氣的是我們對孩子行為的理解。我們當然可以選擇生氣,生氣不一定是壞事,但是我們應該知道那是我們的選擇,那和孩子無關,有一句流傳的話說“我愛你,但與你無關”,也是這個意思。
讓孩子學會區(qū)分自己與他人情緒的不必然關系
言歸正傳,父母不了解上述的知識,會自然地要孩子為父母的情緒負責。我小時候媽媽就常對我們兄弟倆講,只要你們不讓我生氣,我就心滿意足了??墒沁@樣的話,孩子就不能區(qū)分自己的行為和別人情緒的不必然關系了,他們會自然地認為,媽媽不高興是因為自己不好,慢慢形成這種模式,別人不高興是因為自己不好,長大后,就用這種模式來感受和理解外界,老公失望是我不好,孩子不開心是我不好。于是,撿情緒垃圾就成為這個人的日常工作了。人在這種狀態(tài)下會因為莫須有的事情而感到不安、自責,本來每個人真實的事情就夠多了,他還會為不確定、莫須有甚至根本不存在的事情而擾亂自己,就活得很辛苦了。
所以,早上那件事讓我很不忍。所以,我有時候寫文章來防止這樣的事情發(fā)生,有一篇叫做《媽媽,不是我的腳臭》,起自一個趣事:
有一媽媽帶著女兒出去逛街,吃好喝好后滿載而歸!回去的公交車上,女兒興致盎然的半躺在座位上和她喋喋不休,時而抬起她的小腳丫湊到她臉上逗弄,正在這時不知從哪傳來的一股惡臭迎面撲來,車上的乘客頓時全都捂起了嘴巴,她也不例外,可女兒見狀滿面委屈,終大叫一聲:不是我的腳臭!全車乘客嘩然,然后爆笑。
小孩子就是這樣,區(qū)分自己和外界發(fā)生的事情是很困難的。有一次我在朋友家,他們夫妻倆為了一件事發(fā)生了爭吵,他們不到一歲半的孩子本來安靜地玩著玩具突然大哭,夫妻停下來不知怎么回事,我就建議他們到孩子面前親切地作出解釋。于是他們走到孩子面前說:寶寶,剛才爸爸媽媽吵架了,這是我們的問題,不是因為你不乖,我們都愛你!結果,孩子馬上破涕為笑。我把這個例子講給別的朋友聽,他們說:“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何必!”這其實也是很多成年人的誤區(qū),事實上,雖然孩子懂得不是很多,但是他們的心靈能夠感受到的已經很多,尤其是對于別人的情緒、相處的氛圍,孩子在這方面的敏感是超出我們通常的想象的。
生活中,孩子們經??吹酱笕烁吲d,也跟著高興;看到大人們吵架、生氣,會害怕并以為是這是自己的錯,是自己不乖,因此負疚,壓抑自己的自尊,長此以往,這個孩子會經常懷著心理負擔受別人和環(huán)境的影響。有時候,他們理性上已經能夠辨清外界那些事情與自己無關,可還是會因為那些事情而緊張。我記得,自己上學時,班上丟了東西,明明不是自己拿的,可心里像做賊一樣不安,甚至比做賊還不安,直到找到了偷東西的那個人,大家公認了,自己才放下心來。還有一次,大概小學二年級,那是在農村,老師怕我們出危險嚴令到游泳和玩水,我本來只是在家里的院子里趟水,竟然也在老師查問的時候站出來,結果被一并罰站。那個八九歲的我太想澄清自己了,可是在老師沒有詢問詳情的情況下也沒有勇氣聲辯。
孟遷:中國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理事,中國終身教育研究會理事,勞動部高級育嬰師資培訓師,多家媒體特約教育專家。個人專著:《做好父母這件事》、《上帝也是單親—單親媽媽快樂心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