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自戀者的成長經(jīng)歷,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自戀者的心態(tài)和其早期教養(yǎng)環(huán)境之間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
孩子如果在早年的經(jīng)歷中體驗過人際關系上的創(chuàng)傷,如與父母長期分離、父母關系不和或者父母對其態(tài)度過于粗暴或過于溺愛等等,這樣的經(jīng)歷會使自戀者覺得自己愛自己才是安全的、理所應當?shù)摹?/p>
家人的溺愛讓她始終是那個“獨一無二”的小孩
不斷累積的父母的愛會支撐我們的一生??墒侨绻鐞?,就會使孩子產(chǎn)生這樣的信念:整個世界都必須在我的腳下。
小敏在一家外企任部門經(jīng)理,在公司里算是最年輕的管理干部。小敏業(yè)務能力突出,做事果斷,非常自信,是一位標準的女強人。但卻唯我獨尊,脾氣很差,頤指氣使,難以接受批評,在公司中人緣較差,和同事關系緊張。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因為工作壓力很大,小敏經(jīng)常發(fā)火責罵下屬或埋怨別的部門,弄得怨聲載道。在朋友的提醒和建議下,小敏來到了咨詢室。
我就是要成為“第一”
在咨詢室里,小敏跟咨詢師聊起自己以前的輝煌成績:自己在學業(yè)和工作中取得的種種成功、自己的家庭成員如何優(yōu)秀,自己的才華如何突出..“他們是嫉妒,赤裸裸的嫉妒,因為自己不如我,就不好好配合我。我應該享受別人享受不到的權利,我是最優(yōu)秀的。” 到達頂點,并且一直保持著這種高高在上的狀態(tài),對小敏來說極其重要。
臨床診斷:父母的溺愛引發(fā)其自戀型人格障礙
和小敏的交流讓咨詢師感到,小敏是一個極其關注自我的人,她認為所有的人都不如自己,都應該聽從自己的想法,一旦別人表示異議,她就會特別地憤怒,甚至感覺受到了侮辱。她還有特權主義的意識,只顧“只要我快樂”,無法真正理解身邊人,也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平等的互動關系。“依舊是那個獨一無二的小孩”,這是典型的自戀型人格特征。
在“依附”階段對孩子過度保護令孩子沉溺不前
嬰兒15.24月稱之為“依附”階段,此時的嬰兒時而進入外界探險,時而又回到照料者的保護之中,如果照料者對其過于溺愛或者保護過度,嬰兒就會認為周圍的世界都是在自我的掌控之中,自我無所不能,同時也會因為這種虛假的自我效能感過于美好而不愿意離開這種感覺,沉溺于這個階段不愿長大。這樣的孩子在成人后依然會保留著“我是世界的中心,周圍人都應該滿足我”這種幼稚心理,不能和周圍人形成成熟的互動。
得到過多寵愛讓她始終需要成為“第一”
小敏是一個獨生女,家人和周圍的人都極其寵愛她。在小敏的印象中,小的時候她就像一個小公主一樣,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買什么就買什么。家里人認為:“女孩要嬌著養(yǎng)”,所以只要她一聲令下,家人都會盡量滿足她的各種要求,看到她頤指氣使的樣子,還會覺得她很可愛。小敏即使有時言語行為有些過火,也基本沒人指責或者嚴厲地管教小敏。逐漸地,小敏也就養(yǎng)成了這種唯我獨尊、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長大后,一旦別人沒有滿足自己的需求,小敏就會認為是別人的不對,希望別人總是稱贊自己,表揚自己,認為自己是最優(yōu)秀的,應該受到特殊對待。
“不斷累積的父母的愛會支撐我們的一生。”心理分析學家菲利普·格蘭貝爾說道:“可是如果太溺愛,就會使孩子產(chǎn)生這樣的信念:整個世界都必須在我的腳下。”家人的過度寵愛往往造成一些人對他人傲慢無禮的態(tài)度。他們覺得自己是父母眼中最強、最漂亮和最優(yōu)秀的,因此肯定自己在別人眼中也應該如此。失去巔峰的地位就意味著失去父母的認可,隨后失去社會的認可。
專家介紹:芳馨,資深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yè)資格認證心理咨詢師(二級),曾任職于回龍觀心理危機干預中心、共青團中央下屬北京市青少年心理咨詢熱線等機構。
嬰幼兒期缺乏足夠的關懷讓他形成自卑補償式自戀
孩子如果在嬰幼兒期失去了和母親的親密互動,往往會產(chǎn)生“分離焦慮”,并會把這種能量轉化到自己身上,形成病態(tài)的自戀,并停滯于這種自戀的狀態(tài)躑躅不前。
金鑫讀初中一年級,在班上名列前茅,一直是爸爸媽媽的驕傲。可最近他情緒很不好,夜晚常常失眠,不愛去上學。媽媽問他為什么。他說,上次作文比賽,自己明明寫得很好,卻沒有拿到第一名,這是因為老師不喜歡自己、偏心造成的。他接受不了自己不是第一名的事實,情緒日漸低落,甚至失去學習的動力。媽媽百般勸解也沒有用,最后選擇來做心理咨詢。
臨床診斷:未得到足夠的照料和支持令他形成病態(tài)的自戀
經(jīng)過深入了解得知,在金鑫的成長過程中,因為父母工作比較忙,所以在家照料金鑫的時間并不多,金鑫兩個月大的時候媽媽就回到了工作崗位,同時給金鑫斷了奶。在整個嬰兒期,金鑫都沒有得到母親足夠的關愛。
自戀滿足的關鍵期未能得到滿足
嬰兒需要母親關懷和照顧,尤其需要有規(guī)律的、穩(wěn)定的照顧和細心的關愛。母親“穩(wěn)定的照顧”是一個人建立基本安全感的前提,也是一個人心理成熟的必要前提條件之一。孩子如果在嬰幼兒期失去了和母親的親密互動,往往會產(chǎn)生“分離焦慮”,并會把這種能量轉化到自己身上,形成病態(tài)的自戀,并停滯于這種自戀的狀態(tài)躑躅不前。朱迪斯·維爾斯特在《必要的喪失》一書中說到:“一個迷戀于搖籃的人不愿喪失童年,也就不能適應成人的世界。”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格的不完善是引發(fā)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完善人格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就是要在童年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能夠讓兒童獲得足夠且適當?shù)年P注,這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如果沒有滿足這一點,那么,自戀作為一個未滿足的原始需要,就會一直殘留在成人的真實自我里,形成一種病態(tài)的補償。
沒得到情感充分支持的孩子會因自我的外在表現(xiàn)而受傷
此外,如果照料人給予孩子的關愛不足,孩子在此期間就得不到充分的支持,情感脆弱的孩子就會因自我的外在表現(xiàn)而受傷,即“自戀性損傷”。為了彌補這種損傷,孩子就以自大、虛假的自我來滿足照料人的需要。憤怒、權力感從意識層面分化出來,并致力于通過虛假的自我來獲得別人永久的贊賞。像金鑫就存在情感上的痛苦,他錯將他人的認可和自己的成績聯(lián)系起來,當成績不理想時,便感到無價值感、能力不足、無意義和不愉快。這是以虛假的自我來加強脆弱的自尊的表現(xiàn)。
育兒建議:用愛和尊重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無論是自大式自戀或自卑補償式自戀,自戀者內心深處總是無力和沮喪的,他們缺少真正的自我,缺少有效利用社會資源獲得心理滿足的能力。那么父母應該怎樣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呢?
促進孩子獨立個體感覺的形成
家長要為嬰幼兒創(chuàng)造一種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幫助孩子順利地完成“轉換性內化”,進而完成母子之間的分離。既要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又要對孩子的不合理需求用適當?shù)姆绞浇o予拒絕。父母應給出一個非創(chuàng)傷性的“響應性失效”行為,推動孩子的核心自體的形成。比如,既不能因為父母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的需求不理不睬,也不能過度關注、毫無分寸地夸獎自己的孩子。通常來說,在孩子達到一定的年齡階段(通常是1歲左右)的時候,可以逐漸取消對孩子的關注,并且對孩子控制父母、依賴父母的各種行為做出適當反應,如果不合理的可以不予滿足,從而促進孩子獨立個體感覺的形成。
豆豆媽媽做得就比較好。豆豆現(xiàn)在1歲半了,一次豆豆媽帶豆豆出去玩,回來的時候,豆豆說什么也不走了,就地一趴。周圍路過的人議論紛紛,都問這孩子怎么了,豆豆卻還在優(yōu)哉游哉晃悠著自己的小腿,就是不肯站起來,等著媽媽抱。豆豆媽媽耐心地商量了幾次,無奈,豆豆還是不起,于是豆豆媽媽就蹲在豆豆旁邊,溫和地告訴豆豆:“我希望豆豆自己站起來,媽媽知道豆豆自己能站起來,自己走。”就在豆豆媽溫和而堅定地堅持下,小豆豆終于感到媽媽是不會因為耍賴而抱自己,于是一骨碌自己站起來了。在這個過程中,豆豆能夠意識到自己不是“小皇帝”,說一不二,也能夠意識到媽媽對他的期望和要求,從而逐漸建立起正確的自我意識。要提醒家長們注意的一點是:在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時,一定不要帶著家長自己的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否則容易造成孩子的拒絕性創(chuàng)傷,讓孩子分辨不清被拒絕的真正原因。
增加孩子和周圍人的互動
自戀性人格的形成往往是在家中缺少異性和同性伙伴,如果家長不鼓勵孩子去結交朋友,不為孩子結交朋友提供條件,甚至還加以阻礙,就會更容易造成孩子自戀性格的形成。
目前,中國大多數(shù)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家長應該創(chuàng)造機會,適當?shù)亟探o孩子一些和別人互動的技巧,讓孩子參與到同齡人的活動中去。像小西瓜以前是個很“獨”的孩子,以前家里就他一個孩子,大人吃什么都讓著他,結果后來發(fā)現(xiàn)他的東西竟然誰都不能碰了。現(xiàn)在小西瓜經(jīng)常與小朋友一起玩,在互動中學會了分享,他意識到自己不是唯一的。
在和其他孩子平等的互動中,孩子們會建立起自己的游戲規(guī)則,小西瓜意識到這種規(guī)則和自己獨處時是不同的,自然也會調整自己的規(guī)則,加入到小朋友之中。和小朋友的互動多了,他自然也就不“獨”了。
和孩子建立一種平等、有效的交流模式
自戀的突出標志是自我標準和自我關注,他們把關注的焦點投射到狹隘的自我身上,并且用自己認定的固定不變的標準來要求周圍的人和事。自戀是我們心靈發(fā)展過程中殘留的兒童成分。如何讓孩子能夠走出小小的自我,走向更大的社會呢?
和孩子建立一種平等、有效的交流模式很重要。瑩瑩媽媽帶著瑩瑩去參加晚會。她興高采烈地領女兒到晚會的各個地方,以為女兒也會很開心,但女兒幾次哭了起來。開始,母親還是很有耐心地哄著,但多次之后,女兒坐到地上,鞋子也甩掉了。媽媽氣憤地把女兒從地上拖起來,訓斥之后,蹲下來給孩子穿鞋子。在她蹲下來的那一剎那,她驚呆了:她眼前晃動著的全是屁股和大腿,而不是自己剛才所看到的笑臉、美食和鮮花。她明白了女兒為什么會不高興,她蹲下來的高度正是女兒的身高。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用孩子的思維方式和年齡特點,去理解包容你不能接受的事情,同時作恰當?shù)囊龑Ш吞幚恚皇亲尯⒆犹幵诒?ldquo;控制”的悲哀中。這不僅僅是一種形式,而是站在同一個心理高度上,把自己變成孩子,把孩子看成一個需要尊重的獨立的人。
家是孩子愛與歡樂的殿堂,是他們成長的樂園,也是他們走向社會、開始獨立生活的訓練場。讓他們帶著一顆被理解、被尊重的心,開始他們自己的人生之旅,就等于帶上了一縷生命的陽光,溫暖自己,也溫暖他人..
轉換性內化:自體心理學家科胡特認為養(yǎng)育者的情緒在與嬰兒的互動中會內化到嬰兒的心理信息處理系統(tǒng)中,成為嬰兒今后無意識判斷人際關系的某些基礎感情?! ?br />媽媽要蹲下來和孩子說話,用孩子的思維方式和年齡特點,去理解包容你不能接受的事情,同時作恰當?shù)囊龑Ш吞幚恚皇亲尯⒆犹幵诒?ldquo;控制”的悲哀中。
響應性失效:在孩子達到一定的年齡階段(通常是1歲左右)的時候,要逐漸取消對孩子的關注,并且對孩子控制父母、依賴父母的各種行為不做出反應,不予滿足,從而促進孩子獨立個體感覺的形成。
媽媽的“呵護”破壞了孩子的自主探索行為
父母能隨時給予孩子積極的關懷、鼓勵和支持,對孩子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感覺到父母的鼓勵與支持,他的自我感就會發(fā)生混淆、困擾甚至薄弱的現(xiàn)象。
曉曉今年快7歲了,剛剛進入小學一年級,他對大人的依賴性特別強。生活中很簡單的問題都要問大人。比如,與小朋友玩,其中一個孩子不讓他和另一個小伙伴玩,曉曉就會跑過來問媽媽:“那我跟誰玩呀?”在學校,他也會去問老師類似的問題,比如口中有痰,他會問老師怎么辦?老師說:“吐吧。”他又會問:“吐在哪兒?”
媽媽為此很焦慮。她很想知道怎么樣能夠讓曉曉更有自信,逐漸形成自己的個性和主見,并更好地和其他的小朋友交流和相處。
臨床診斷:過度的照顧讓孩子形成依賴性
通過幾次的咨詢,我詳細詢問了曉曉的成長過程,在他的成長經(jīng)歷中所發(fā)生的一些重要事件以及爸爸媽媽的處理方式,借此了解父母和曉曉的相處模式。我發(fā)現(xiàn)曉曉爸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缺乏對幼兒心理發(fā)展的了解,在教育的過程中比較嚴厲,缺少理解和鼓勵,沒能正確引導孩子探索自我和新事物的意識,導致孩子性格軟弱,依賴感強,自我感發(fā)展較慢。
父母的干涉影響孩子對新事物的探索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一個人一生中有兩個獨立期,一個是發(fā)生在兩歲左右,一個則是發(fā)生在十二、三歲。這兩個時期的發(fā)展若是受到阻礙,則會影響其一生。如果一個孩子在這兩個階段不受鼓勵與支持,他的心理可能會變得自卑而怯懦,自我感也可能會發(fā)生混淆、困擾甚至薄弱的現(xiàn)象。當他成長之后,可能變得優(yōu)柔寡斷,很難信賴自己與別人,常常要依他人的意見看法來行事,自己很怕有獨立不同的看法。
曉曉的父母在曉曉2歲左右時候,經(jīng)常為了節(jié)省時間,或怕孩子把飯菜撒得到處都是,便會把小勺從孩子手中拿走。類似的做法看起來確實省了不少事,然而這卻是造成孩子依賴行為的根源。孩子嘗試新事物的行為如果遭到父母一再地干涉,他們甚至會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挫折感,最后只能放棄對新事物的探索,而這也意味著孩子掌握新技能的時間會被人為地推遲。這對兒童獨立性的發(fā)展自然是相當不利的。而父母嚴厲的態(tài)度可能會讓孩子形成怯懦的性格,害怕做錯了受到父母的懲罰。
缺乏探索的孩子無法獲得自信和成就感
從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兒童在1.3歲的時候,會進入艾里克森所提出的自主、羞怯或懷疑階段。這個階段的兒童會自主地探索環(huán)境以及嘗試新事物。比如說,他們會開始試著自己用小勺吃飯等,父母應該多鼓勵孩子的自主性行為,鼓勵孩子探索周圍的事物。4.6歲,兒童處于自動自發(fā)、退縮內疚階段,這個時期的家庭教育,對于兒童將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如果此時父母對其新的目標給予支持,兒童自發(fā)的責任感便能得到發(fā)展。因此,要扭轉孩子的依賴心理,就要讓孩子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倒垃圾、疊被子、掃地,等等。如此便能增強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擺脫凡事都要依靠父母的習慣。
在曉曉的成長過程中,他一碰到困難,家長就上前干涉,替孩子克服,久而久之,孩子就容易變得越來越依靠家長,面對挫折條件反射地要找媽媽,性格也比較軟弱;因為家長的過度保護,缺乏探索的孩子無法獲得成就感,自信心也無從建立。
育兒建議: 讓家庭變成培養(yǎng)幼兒探索性的良好場所
家中溫馨愉悅的氣氛能最大限度地解除外界給予孩子的壓力和緊張,孩子可以放松地進行探索活動,文中的曉曉在學校生活的不適應,如何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孩子將更加有勇氣面對外界環(huán)境。父母也在對孩子的教養(yǎng)過程中,應該時刻檢查自己的方式,是否滿足了孩子的需求,是否真的愛孩子,是否愿意花時間聆聽孩子的小故事,是否給了他們獨自探索世界的機會,是否愿意和他們一起玩耍?尊重和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對孩子的發(fā)展來說非常重要也很必需。和孩子們一起成長,也是父母們自我完善、自我收獲的一個過程。
扮演觀察者和傾聽者的角色
父母在家庭環(huán)境中,應該細心觀察兒童在自主探索中對什么感興趣;有沒有遇到困難,是否解決了困難,是如何解決困難的?還需要耐心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傾聽孩子的心聲,及時做出回應。父母多多扮演觀察者和傾聽者的角色將給孩子帶來更多探索行為和自由的空間。
悅悅媽媽教育女兒的方法非常有意思。每次帶女兒悅悅去小區(qū)里面玩,悅悅總是滿身臟兮兮地回到家,但是母女倆臉上都是樂呵呵的表情。悅悅特別喜歡玩泥巴、玩沙子,揀地上的小樹葉等等。有時她還想去嘗嘗樹葉的味道,拿樹葉擦擦自己的小臉,或者她看到一灘水,會故意伸腳去踩。悅悅媽媽從不會阻止孩子去嘗試不同的東西。看到泥土的時候,媽媽會讓悅悅去抓、去踩,媽媽還會告訴悅悅:“悅悅,這是泥土,是黑色的。”媽媽在旁邊不斷地幫悅悅分辨不同的感覺,讓她更好地去感受,去嘗試。
當然在每次悅悅弄得臟兮兮回家的時候,悅悅媽媽還是會很快地給她洗澡換洗衣物,并且會告訴孩子:你看,當你玩了那么久的水的時候,腳都會皺皺的,所以下次要穿著小雨鞋出去玩耍。這樣孩子探索的渴望得到了保護,同時也能知道愛干凈。
扮演引導者和鼓勵者的角色
來自媽媽的引導和鼓勵是孩子積極探索、克服困難的原動力。兒童很容易在遇到困難、交往受挫中感受到失敗,很容易失去信心而選擇放棄。媽媽鼓勵性的語言能夠讓孩子重新獲得信心,并努力嘗試。如:“寶寶真棒,媽媽支持你!”“再試試,你肯定行!”可以摸摸孩子的腦袋,對他豎起大拇指,肯定他努力的意向和行為。
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為孩子創(chuàng)設寬松的氛圍,讓幼兒敢于提問。當孩子能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對他們提問的重視和鼓勵時,會激發(fā)他們探索求知的欲望。這正是兒童獲得終身積極主動學習的動力。
接受孩子本來的樣子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媽媽應在接納孩子本來樣子的基礎上鼓勵孩子進行自我發(fā)展。
小雨是個活潑好動的孩子,很少能安靜下來。每天帶著他,媽媽真是累極了。但小雨媽媽知道期待自己的孩子變得和別的孩子一樣乖巧聽話,那對孩子來說很不公平,這是不接受孩子本來面目的表現(xiàn)?,F(xiàn)在的小雨媽媽,都會讓孩子先在小區(qū)里玩耍一個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讓孩子自由地發(fā)現(xiàn)和探索,媽媽會陪著孩子的身邊,但是不會對他的表現(xiàn)和行為做過多的干涉。媽媽對小雨的行為接納讓孩子感覺到安全和被愛,這種無條件的愛會讓小雨感覺到深深的安全感,自信、放松感。
總之,父母們要做個有心人,平時要多關注孩子、聆聽孩子的心聲。積極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孩子主動探索,激發(fā)學習和發(fā)展自我的興趣。
專家介紹:李拯,心理學碩士,守護心靈工作室高級心理咨詢師,中教國際教育交流中心留學心理測評師,國家職業(yè)資格認證心理咨詢師(二級),意象對話療法心理師。
父母扮演觀察者和傾聽者的角色將給孩子帶來更多自由的空間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媽媽應在接納孩子本來樣子的基礎上鼓勵孩子進行自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