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原本乖巧甜美的小嬰兒開始變得愛哭,不好好睡覺,或者好脾氣的寶寶開始認生、打人、亂扔東西??父母就會覺得又迷惑又惱火?他怎么了?或者是我做錯了什么?
當寶寶的身體一天天長大,他的認知能力和心理行為也在逐漸豐富和復雜。只是,這些方面的成長往往會以一些讓父母感到莫名其妙,甚至大傷腦筋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真正可以稱為“成長的煩惱”了。我們的解釋不單單是想幫助你對孩子的某個行為釋懷,更希望能慢慢調(diào)整對待孩子的心態(tài),學會接納,然后和孩子一起成長。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小寶寶在不同時期有著相似的“傷腦筋”表現(xiàn)。
3個月大
●黃昏時愛哭●晚上怎么哄也不睡●不抱著就哭
6個月大
●認生●夜哭●非常好動,必須時刻盯著
9個月大
●喜歡模仿大人●邊玩邊吃●似乎對玩具以外的物品更感興趣
1歲左右
●亂扔東西●不愛吃輔食●討厭大人的照顧,如刷牙、換衣服
1歲半左右
●總跟大人對著干,常常說“不”●動不動就發(fā)小脾氣,更加淘氣
3個月大時,初次出現(xiàn)成長印記
傷腦筋1每到準備晚飯時,寶寶就哼哼唧唧的,難道是傳說中的“黃昏哭”嗎?
很多寶寶在3個月大左右,也有的寶寶在2個月時,每到傍晚就容易哭鬧。這種現(xiàn)象目前尚無科學解釋,但一般半歲左右就會消失。寶寶哭鬧時,一般哄哄抱抱就能緩解,有的則需要換個環(huán)境,比如帶到戶外轉(zhuǎn)轉(zhuǎn)才能有所改善。出現(xiàn)這種狀況時,建議媽媽們重新審視一下寶寶的生活節(jié)奏,諸如寶寶現(xiàn)在的起床、睡覺、洗澡等的時間安排,是否適合寶寶自己的節(jié)奏。
傷腦筋2抱著輕拍時還能打個盹,一旦放在床上就又哭鬧,怎么也不睡。
哄睡覺確實很辛苦,可以說是對父母體力和耐性的一個大考驗。不過,這也正是寶寶在逐漸長大的一種表現(xiàn)。一般來說,寶寶在3個月大左右,已經(jīng)漸漸形成晝夜不同的作息了。而作為生活節(jié)奏形成的初期,不能好好入睡,睡前要抱愛哭等也屬于正常現(xiàn)象。此時爸爸媽媽可以有意識地幫助寶寶形成一定的作息習慣,比如早上拉開窗簾,讓晨光告訴寶寶:現(xiàn)在天亮了,該起來玩兒了。白天多帶去戶外散步,讓寶寶感受到各種外界刺激。在上床睡時,要讓房間保持昏暗和安靜,告訴寶寶夜晚來了,該休息了。一般度過了這個時期,這種現(xiàn)象就會大大好轉(zhuǎn),同時也說明寶寶又長大了。
傷腦筋3堅持要求豎著抱,一平躺就大哭。
寶寶此時的頸部力量已得到良好的發(fā)育,頭部漸漸可以自如扭轉(zhuǎn)了,所以才總要立起上身,以便更好地看到周圍環(huán)境,父母應(yīng)該盡量滿足寶寶的這種要求。除了豎抱外,還可讓寶寶坐在大腿上。與之前只能看到屋頂相比,視野范圍的擴
大對寶寶來說當然會更有趣,好奇心也進一步增大,對于寶寶身心的成長是一種很好的刺激。
6個月大時,寶寶出現(xiàn)心智方面的成長印記
傷腦筋1寶寶怎么開始認生了呢?以前見過人家的啊,現(xiàn)在會躲起來甚至抱著我大哭。
寶寶認生,也就是說能對身邊親近的人和陌生人加以區(qū)分,甚至有時寶寶會根據(jù)父母的態(tài)度來對陌生人進行判斷,比如父母對陌生人比較親切,寶寶就會認為此人沒有危險。諸如此類,都是寶寶認知能力得到發(fā)展的一個證明。當然,認生與否,往往因人而異,也不是所有寶寶都會認生。
傷腦筋2半夜每隔一個小時就哭一次,抱著哄都不行,累死人了!
寶寶夜哭,有很多的說法,比如白天受到什么刺激或者做什么夢了等等,但仍沒有一個科學的解釋。不過,還有一個說法:寶寶通過哭,來確定父母是否在身邊,進而感知父母的關(guān)愛和保護,所以新爸新媽們加油吧!據(jù)說,抱著到其他房間或戶外轉(zhuǎn)一轉(zhuǎn),或者開車兜兜風,是緩解寶寶夜哭的好方法,但也并非是所有寶寶的特效藥。
傷腦筋3寶寶在家里到處亂爬,亂摸東西,很危險,OMG!一刻也離不開人!
寶寶學會爬以后,就想要到更多的地方“走走”“看看”,這是寶寶在探索外界的一個過程。在能爬到一個目標或取到想要的東西后,寶寶會很有成就感,于是也就要爬到更多的目標,更廣的范圍,甚至力所不及的地方。而正是在這種不斷“挑戰(zhàn)”中,寶寶的心智日益豐富起來。
9個月大時,行動更為活躍,心智也有了更大成長
傷腦筋1看到媽媽不在身邊,就會哭著超快地爬過來找。
黏人,源于寶寶的心理,往往是因為寶寶開始有不安或害怕等情緒,也是一個寶寶成長的重要印記。另外,黏人,特別是黏媽媽,也正說明媽媽對于寶寶的不可替代性。首先建議留意觀察自己離開寶寶視線多長時間寶寶會有反應(yīng),而且在離開前要跟寶寶打招呼,比如“馬上就回來喲”等等。不在的時間稍長時,最好還要時不時發(fā)出聲音或跟寶寶說話,這樣寶寶就能相對比較安心了。
傷腦筋2最近經(jīng)常把喂進嘴里的食物吐出來,還用手玩,不喜歡吃時甚至還會扭過臉去。
把食物吐出來甚至用手把玩,都是寶寶探索行為的一種表現(xiàn),是因為寶寶對食物感興趣才會要拿著“看看”。另外,拒絕吃不喜歡的食物,說明寶寶的味覺和嗅覺也發(fā)育起來了,而且也表明寶寶逐漸學會表達自己的“意見”了。孩子吐飯時,爸爸媽媽們不僅不要發(fā)脾氣,反而要放松,要讓寶寶覺得吃飯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除了在食物的色香味上下工夫外,父母們還可以通過餐前讀繪本、講故事等來降低負面情緒。另外,一般來說,寶寶在吃飯時的注意力最多保持15分鐘,所以要適當加快喂飯節(jié)奏。
傷腦筋3與玩具相比,更喜歡大人用的東西,軟磨硬泡地要玩!
隨著月齡的增大,寶寶的視野也越來越寬,開始對之前只能大人接觸到的物品產(chǎn)生濃厚興趣。這也是伴隨寶寶行動能力的提高,好奇心和探究心開始旺盛的一種成長表現(xiàn),同時也是寶寶想與大人交流的一種表達。此時期,父母不妨多試著豐富玩具的玩法,以迎合寶寶的好奇心,而且不要僅僅把玩具給孩子一個人玩,而要多陪著寶寶一起玩,一起交流。當然,一些沒有危險的日常用品,是可以讓孩子接觸的。
12個月大時,學會走路后,行動更加活躍,自我意識也開始萌芽
傷腦筋1不滿意時會搖頭,甚至會亂扔東西了!
搖頭拒絕以及亂扔東西,都是寶寶自我意識萌芽,開始會表達自我情緒的一種表現(xiàn)。寶寶此階段已經(jīng)注意到自己想法與大人的不同,并會通過搖頭、哭鬧或扔東西等來表達抗拒態(tài)度。此時大人指責或發(fā)火也往往于事無補,還不如隨機應(yīng)變,巧妙改變對抗的氛圍,比如把扔東西當成互相拋球的游戲,或采用其他游戲來讓寶寶迂回接受等等。
傷腦筋2吃飯時總不安分于坐在椅子上,左搖右晃,甚至亂跑,而且玩一會兒才能吃一口,吃飯時間拖得很長。惱火?。?/strong>
“好動”源于寶寶的天性與成長。畢竟隨著學會走路,世界在寶寶面前更加豐富了,寶寶的好奇心和探究心也日益強烈。與“安分”地坐著吃飯相比,那些感興趣的或想做的事情自然更充滿吸引力,自然不會像以前那樣“安分”。努力培養(yǎng)寶寶養(yǎng)成坐在椅子上吃飯的良好習慣,并爭取把吃飯時間控制在15分鐘之內(nèi)是大人的“功課”。同時,讓寶寶感覺到吃飯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也是非常有效果的,因此大人不要“逼著”“求著”“追著”,而要嘗試創(chuàng)造愉快的進餐氛圍。
傷腦筋3就是不喜歡刷牙,每天刷牙時都哭鬧抗拒或把臉藏起來。感覺好麻煩!
會用身體語言表達出“不喜歡”其實也是寶寶的一種成長表現(xiàn)。對于不明白為什么要做、有什么好處的事情,比如刷牙、洗臉、換衣服等等表示出抗拒,表明寶寶已經(jīng)開始有了自我主張。因為,此階段的寶寶尚不會說話,所以往往用哭鬧或躲避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遇此情況,大人一方面盡量縮短時間,同時不妨讓寶寶試著“自己做”或“一起做”,變被動為主動,迎合寶寶喜歡嘗試新事物的心理,寶寶反而會很高興地接受,而你只需在旁輔助就可以了。
18個月大時,心智快速成長,好奇心更強,感情世界更加豐富
傷腦筋1越禁止寶寶做某些危險的事情,他越哭鬧耍賴著非要做!
此階段寶寶的自我主張更加明顯,有了明確的想做或不想做什么的自我意識和要求,只不過尚不能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所以借助哭鬧或耍賴的方式。不過,這也說明了寶寶的心智以及好奇心都有了快速的成長。對于寶寶的自我主張,如果是有危險的行為,一定要用明確簡單的方式拒絕,但要盡量避免毫無理由的全盤否定。另外,在語言溝通尚不順暢的階段,不妨可以嘗試借助其他游戲或有趣的東西來分散寶寶的注意力或調(diào)整寶寶的情緒。
傷腦筋2愛發(fā)脾氣,情緒易煩躁,并且有手腳拍打、大叫等激烈表現(xiàn)。
這些都是寶寶開始有意識強烈表達自我主張的一種成長表現(xiàn)。寶寶的能力尚有局限,但是愿望卻很多,因此當原以為能完成的事卻怎么也做不好時,往往容易表現(xiàn)出懊悔、煩躁、生氣等情緒,而這些復雜的情緒卻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所以寶寶就會采用較為激烈的身體行為來加以表現(xiàn)。同時,這也是寶寶在設(shè)法與大人進行溝通的一種表現(xiàn)。此時,切不可用力量來強硬束縛或硬性阻止,相反,隨機應(yīng)變采用溫和親切的方式更有好的溝通效果,比如溫柔地擁抱、溫和地安撫,或者換個游戲來調(diào)整寶寶的情緒。
傷腦筋3不知為什么總愛進廚房、爬樓梯,或者翻箱倒柜,淘得厲害!
好奇心和精力日益旺盛的寶寶,怎么可能是“老老實實”“規(guī)規(guī)矩矩”的呢?而且,這種淘氣,也是寶寶在有意試探大人會做何反應(yīng)。對于大人來說這種行為是淘氣,對于寶寶來說卻是一種有趣的“冒險”,是一種通過親自嘗試來確認規(guī)矩或界限的行動,比如做什么媽媽會生氣,做到什么程度就相安無事等等。寶寶這種通過冒險嘗試來讀懂大人態(tài)度的“淘氣”,既是一種有意思的事情,也是寶寶心智成長的一個正常階段。
對于寶寶的淘氣,父母也不必過于敏感,甚至要適當有所變通,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父母不妨重拾童心,與寶寶一起“冒險”,更何況寶寶在“冒險”中大展身手,還可以讓過于旺盛的精力得到釋放呢。
內(nèi)容來源:《我和寶貝》雜志
欲了解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guān)注《我和寶貝》雜志2012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