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善待孩子的提問

  “蘋果為什么是圓的?”“女孩為什么不長胡子?”孩子的問題千奇百怪,甚至大人一時也不知該如何回答,面對這些提問,父母要正確對待。

   3~6歲的孩子正處于“詢問期”,對什么都充滿好奇,有很多的問題。皮亞杰認為,孩子的提問行為與思維發(fā)展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提問行為反映了他們
思維的過程,不但可以促進注意力、思維和言語表達能力的提高,還有助于學習動機、社會性交往等非認知因素的發(fā)展。

  如果父母能正確對待孩子的提問,對孩子的問題應答得當,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孩子的長遠發(fā)展。

  耐心回答孩子的問題,不敷衍、斥責

  鏡頭回放1: 媽媽從幼兒園接小羽回家,路上小羽望著天上,冒出一大堆的問題,“天上的云為什么是灰色的?”“云能飄在天上是不是因為它很輕?”“那飛機很重為什么也能飛在天上?”……到家以后,小羽還是不消停,跟在媽媽屁股后面問東問西。媽媽急著做飯,忍不住呵斥小羽:“怎么那么多問題?去,去,媽媽要做飯,看動畫片去。”

  分析與建議:父母上班累了一天,回來還要料理家務,十分辛勞,這種煩擾的心緒往往會影響到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上。當孩子問東問西、沒完沒了的時候,父母往往會很不耐煩,或是斥責孩子“自己玩去,別來搗亂!”或者隨便敷衍幾句,應付了事。這樣的做法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還會打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及時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不要拖延

  鏡頭回放2: 6歲的小波和媽媽一起去買東西,媽媽付錢的時候,他問道:“錢是怎么來的?”媽媽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只好說自己也不太清楚。此后的幾天媽媽一直在琢磨該怎么給兒子一個合適的回答,當他想起這件事的時候已經(jīng)幾天過去了,兒子正著迷于新買的游戲機,怎么也不肯聽爸爸講有關(guān)錢的歷史了。

  分析與建議:孩子提出的問題,往往有很強的針對性,對具體情境表現(xiàn)出的不解。而且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可能轉(zhuǎn)眼就會忘記自己問過什么,父母如果過了很久才回答孩子問題,所起的作用就不會很理想。父母如果遇到自己也不懂的問題,可以和孩子一起通過看書或上網(wǎng)查找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動手能力、思考能力都能得到鍛煉。

  了解孩子提問的原因再給予,給孩子釋放情緒的機會回答

  鏡頭回放3:丫丫從幼兒園回來,抱著她的泰迪熊不停問媽媽:“熊熊的爸爸媽媽在哪里呢?”“熊熊為什么不說話,是不是因為他的朋友們不喜歡它?”……媽媽只是“啊”“嗯”地應著,并沒有在意,可丫丫越來越焦躁,最后竟然哭起來讓媽媽不知所以。后來才知道那天幾個小朋友故意不跟她一起玩,丫丫很難過。

  分析與建議:有的時候,孩子會以提問的方式表達自己不安、不滿、緊張或恐懼。如果孩子有異常的表現(xiàn),父母首先要弄明白孩子為什么忽然會提出這個問題,盡量撫慰兒童的情緒,而不必直接回答問題:“熊熊當然有爸爸媽媽,還有很多小朋友,他們都非常喜歡它……”

  有的問題,不是要父母回答事情的來龍去脈,而是要重視他的感知。“狗為什么生小狗,而不生小貓?”像這樣的一些發(fā)問,需要的是與孩子對話,而不是真的從遺傳學角度去解答問題,這時,家長可以反問孩子:“狗與貓是一種動物嗎?”“不是。”“不是同一種動物,狗怎么能生小貓呢?”
 
  用簡單概括的解釋啟發(fā)兒童的獨立思考

  鏡頭回放4:小昊宇問媽媽:“媽媽,風從哪里來?”“是空氣的流動。”媽媽又想了想,向小昊宇吹了一口氣,說“瞧,這不是有風了?”小昊宇似懂非懂地走開了,過了幾天,媽媽發(fā)現(xiàn)小昊宇在頗有興致地翻看一本有關(guān)自然科學的讀物。

  分析與建議:孩子提問的內(nèi)容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有所不同,有關(guān)基本信息的問題在減少,有關(guān)事務關(guān)系的問題在增加對這類問題,父母不必講述大道理和高深的科學知識,用一兩句簡潔而概括的回答不僅能擴展知識,還能啟發(fā)孩子進一步思考。

  引導孩子進行觀察和實驗,促進興趣的持續(xù)發(fā)展

  鏡頭回放5:樂樂指著書上的圖片問:“媽媽,彩虹是怎么形成的?真的是七個顏色嗎?”媽媽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對他說:“我們做個實驗吧。”媽媽帶著樂樂準備好材料,然后開始實驗。后來爸爸發(fā)現(xiàn),樂樂遇到一些問題,特別喜歡動手做實驗。

  分析與建議:孩子總是會對自然界的各種現(xiàn)象感興趣,父母除了口頭簡要給以解答外,還可以經(jīng)常帶孩子去大自然里,讓孩子仔細觀察,這樣有利于增強孩子的直覺形象思維能力,并增長實際知識。對能簡單動手操作得到答案的問題,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準備實驗材料,和孩子一起動手尋求答案,培養(yǎng)孩子動手的能力,還能促進孩子學習的興趣。

  重點文字: 有的時候,孩子會以提問的方式表達自己不安、不滿、緊張或恐懼;有的問題,不是要父母回答事情的來龍去脈,而是要重視他的感知。

育兒網(wǎng)廣播

《心理育兒》雜志介紹

針對0-6歲兒童成長中的各類心理、行為、情感等方面的問題,給出專業(yè)見解與指導;從中醫(yī)學的角度關(guān)注寶寶的身體健康,依據(jù)中醫(yī)理論對孩子進行日常養(yǎng)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