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漢堡為代表的洋快餐經(jīng)常被我們定義為垃圾食品,那么長得與漢堡很像的“肉夾饃”是不是同屬一類呢?從營養(yǎng)角度看,它倆有區(qū)別嗎?我們一方面是好奇,另一方面也是真想了解下,以便孩子想吃這兩類食品的時候,好做到心中有數(shù)。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因為人們都喜歡把食物簡單地分成“好的”和“壞的”,或者“該吃的”和“不該吃的”。 “垃圾食品”的說法,滿足了這種簡單化的分類需求,所以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同。在討論“漢堡”和“肉夾饃”之前,我們先來談?wù)?ldquo;垃圾食品”這個說法的來源。
“垃圾食品”并不是垃圾箱中的“垃圾”概念
“垃圾食品”這個詞,來源于英文中“Junk Food” 的直譯。“Junk”可以直譯為垃圾,但是它跟中文里的“垃圾”一詞并不完全等同。在中文里,“垃圾”通常是指垃圾箱里的垃圾,重點在于“廢物”“沒有用處”,往往還包含“留著有害”的含義。在英文里,這個意義上的“垃圾”所對應(yīng)的詞是“Trash”。
“Junk”和“Trash”,共同點都是“不需要的東西”“應(yīng)該扔掉的東西”。不過,“Junk”的重點在于“你不再需要”,但不一定是“沒有用”,更沒有“有害”的含義。比如說,女士們買了一柜子的衣服和鞋,過季了就不會再穿。對于時尚女性來說,這些衣服和鞋就是“Junk”。在中文里,我們一般不會把它們稱為“垃圾”,它們的“沒用”只是因為你有更新、更時尚的,所以不需要它們而已,但作為衣服和鞋的本來用途,它們并不欠缺,對于缺衣少鞋的人來說,它們依然很有價值。
“Junk Food”的情況與此有點兒類似。這個說法最初是指那些熱量很高,而且熱量主要來自于脂肪、糖或精制的碳水化合物的食品。這些食品缺乏優(yōu)質(zhì)蛋白、膳食纖維以及蔬菜水果中的微量營養(yǎng)成分。后來,那些不缺乏優(yōu)質(zhì)蛋白,但脂肪和鹽含量高的快餐食品,比如炸雞,也被視為“Junk Food”。按照這個定義,漢堡、披薩、薯條、可樂等都被叫作“Junk Food”。
這個概念的出現(xiàn),是因為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出現(xiàn)了大量的肥胖人群,與此相應(yīng)的,是高血脂、高膽固醇、高血壓、糖尿病、癌癥等“現(xiàn)代病”的發(fā)生率顯著增加。跟以前缺衣少食產(chǎn)生的問題不同,這些慢性疾病的產(chǎn)生多是由于營養(yǎng)過剩。在反思營養(yǎng)過剩的時候,人們發(fā)現(xiàn):這些食物所提供的營養(yǎng),就像時尚女性們儲物柜里的那些過季的衣服和鞋,已經(jīng)超過了我們的需求,所以就成了“Junk”。
肉夾饃 PK 漢堡,難分伯仲
顯而易見,國外出現(xiàn)“垃圾食品”這個概念的時候,必然是以國外常見的食物作為例子,漢堡就入選了,于是漢堡的“垃圾食品”形象深入人心。經(jīng)典的漢堡是面包間夾一片牛肉餅,后來,牛肉餅也擴展為雞肉、火雞、魚排等等。除了肉,有些漢堡會加上一片奶酪以及西紅柿、生菜、洋蔥或酸黃瓜等蔬菜。為了讓面包有更好的口感,一般使用的是精制面粉甚至加一些糖。而不管是煎烤的肉餅還是油炸的雞肉魚排,都含有很多的脂肪和鹽。比照“垃圾食品”的標準,漢堡的確是典型。
而肉夾饃是白吉饃中間夾了臘汁肉。白吉饃是用白面烙的餅,白面是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是營養(yǎng)密度比較低的食物。而臘汁肉是經(jīng)過長時間燉煮的肉, “正宗”的肉夾饃多使用比較肥的肉,脂肪含量也就更高。為了風味,也需要比較多的鹽。
從面餅和所夾的肉來看,肉夾饃和漢堡殊途同歸,難分高下。實際上,國外就把肉夾饃稱為“中式漢堡”,從營養(yǎng)學的角度來看,是恰如其分的。甚至,漢堡中多少還有一點蔬菜,雖然只是點綴,畢竟也是聊勝于無。
沒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
其實,按照所謂的“垃圾食品”標準,不少中國傳統(tǒng)食品都會入榜。需要強調(diào)的是,所謂“垃圾食品”并不是一個科學概念,也不是食品安全監(jiān)管和營養(yǎng)指南中的概念。在營養(yǎng)學上,我們常說“沒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我們需要做的,是盡可能了解各種食品的主要營養(yǎng)組成,讓它們成為均衡食譜的組成部分,而不是單純地給它們打上一個“好”與“壞”的標簽,然后“好”的食品就大量吃,“壞”的就避之不及。
內(nèi)容來源:《時尚育兒》雜志
欲了解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guān)注《時尚育兒》雜志2017年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