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清單”一詞起源于美國,意為在自我省察、自我評估的基礎(chǔ)上,明確列出自我行為好或不好的一系列習慣性動作。對于習慣清單的作用,心理學家有如下說明:
首先,就像吃飯睡覺等人體自然生物鐘一樣,習慣清單會成為你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進而形成一種下意識的反應(yīng);其次,通過橫與縱的排列以及總結(jié),你可以計算出自己在每個習慣上所耗費的時間,從而得出你生活的倚重;另外,習慣清單是一個彈性很強的清單,也許它更重要的作用不在于告訴你每天要做什么,而是一種訓練。
就像電腦程序員將測試遇到的問題列出問題清單那樣,我們也可以把自己的壞習慣一一列舉出來,時時提醒自己,哪些需要改進、哪些需要繼續(xù)努力以求得更好的發(fā)展。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自我認識與自我評估的基礎(chǔ)之上。
西班牙有句諺語說:“自知之明是自我改善的開始。”許多阻礙我們成功的習慣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也有一些壞習慣則很難發(fā)現(xiàn),我們甚至覺察不到它們的存在。正如大法官奧利弗·王德爾·霍爾姆斯指出的那樣:“我們以為有些事顯而易見,其實我們對這些事十分無知。”
所以說,正確認識自己,對于個人的成長進步和工作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正確認識自己是改造自己的前提,一方面,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增強自我改造的自覺性和緊迫感,產(chǎn)生自我改造的內(nèi)動力。另一方面,只有正確地認識了自己,才能熟稔于長短,長而發(fā)揚、短而收斂,做到不卑不亢,自信而不失容納之懷。
在古希臘德斐爾神廟的一塊石碑上,刻著這樣一句箴言:“認識你自己。”盧梭稱這一碑銘“比倫理學家們的一切巨著都更為重要、更為深奧。”可以說,認識自我是改變一切的基礎(chǔ)。“認識你自己”就是說,對自己的情感、氣質(zhì)、能力、水平、優(yōu)缺點、品行修養(yǎng)和處世方式,等等,都能做出較為準確、恰如其分的估量和評價,不掩飾、不溢美。
我們可以先從捫心自問開始:我現(xiàn)在是什么樣的人?我希望成為什么樣的人?哪些習慣在阻礙我的進步?以前我是否注意過它們?然后,再花幾分鐘時間確切地找出幾個我們希望培養(yǎng)的好習慣,以及亟待改掉的壞習慣。進而依次列出清單,用前者替換后者。記住,要用好習慣去克服壞習慣,是替換,而非抹去。
古往今來,眾多有志者的經(jīng)歷都告訴我們:事業(yè)的成功離不開自身所具備的好習慣。
美國建國期間的偉人富蘭克林一生都非常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好習慣,其中之一便是:他每天晚上都要把當天所做的事情重新回想一遍,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還不夠好。他曾為自己總結(jié)出了13個嚴重的缺點:如辦事拖拉、斤斤計較、容易指責他人等。在富蘭克林看來,除非他能夠減少這一類的錯誤,否則就不可能有什么成就。
從此以后,富蘭克林每一周都針對一項缺點來進行“搏斗”,然后把每一天的“搏斗”結(jié)果寫成記錄。到了下一個禮拜,他會另外再挑出一項缺點,去作另一場“搏斗”。正是這樣檢視自我并努力改正缺點的習慣,使富蘭克林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受人敬愛也量具影響力的人之一。
良好習慣的形成和改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我們應(yīng)先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行為中養(yǎng)成習慣,從習慣中形成性格。忽視平時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而想擁有受人喜愛的性格,無異于建造空中樓閣。
著名的“21天效應(yīng)”理論對人們的習慣有著這樣的定義和發(fā)現(xiàn):在行為心理學中,人們把一個人的新習慣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的現(xiàn)象,稱之為“21天效應(yīng)”。這就是說,一個人的動作或想法,如果重復(fù)21天就會變成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或想法。延展開來我們不難得出:改掉一項壞習慣,通常也需要這樣的時間。
有了“習慣清單”之后,我們就有了指導(dǎo)性的坐標,依次改掉清單中所有的習慣也許會花費很長的時間。但只要有線可循、有綱可依,一次改掉一個習慣,終有一日我們的生活將會產(chǎn)生翻天覆地的變化。